蓝网消息(海南新闻联播):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作为国民经济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必须义不容辞走技术创新之路,产业民生特别报道《中小企业成长调查》,今天就聚焦海南中小企业如何打造创新生态链,我们在随机走访及翻阅一组组调查数据后真切感受到,海南中小企业创新仍面临一定困难,但创新就在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
调查发现,目前海南中小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等5个方面。位于定安塔岭工业园区的海南航天食品有限公司,正是通过不断加大资源配置创新力度,未来5年企业产能有望达到10亿元。
同期声:海南航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柏龄
(我要做到人家有的,我新,人家没有的,我有,人家有的,我要快,我要领先)
同期声:记者 杨茜雯
(在定安发放调查问卷时,黄总告诉我们现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农产品订单与实际产量之间出现了一定落差,为此企业大手笔引进了这套全自动的生产线,企业日产由原来的90吨提高到现在的几近300吨)
问卷调查以及实地采访中,记者强烈的感受到,中小企业都把创新,视为成长的土壤。
同期声: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戴扬
(企业品种研发方面每年都不断在加大投入)
同期声:海南极风集团总裁 解永军
(关键在于创新,一不仅我们在自身产品上面创新,同时我们在营销模式上进行有效地创新)
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虽然海南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60%以上,且国家863计划等科技立项项目的承担单位60%以上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但目前海南仅有立升净水、椰国食品、赛诺实业等极少数的科研成果,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
同期声:海南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会长 胡卫东
(科技性的创新型企业的总体比例比较低)
同期声:海南省科技厅 高新处副处长 谢赞良
(一个是人才比较缺乏,另一个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比较弱,很多药企仅限于仿制别人的制药产品,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很少。)
调查发现,创新的商业生态环境越和谐,形成的集聚规模效益也越来越好。随着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海南急需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中小企业创新生态链,这项工作涉及到政府政策,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等多个方面。学术界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也意味着风险,因此它更需要制度的激励。
同期声:三级教授 留美博士 蔡东宏教授
比如它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的一个定价,包括科技的入股,包括我们科技成果的推广产业化,它这一系列的政策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法律的规范,要有一个风险共担的机制)
为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海南省政府在激励企业创新以及科技类企业发展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当然,这笔费用与海南中小企业申报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
目前,澄迈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内的中小企业,都在探索自己的创新之路,而要建立遍及中小企业完整的创新生态产业体系,海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视频编辑:李晴 文字编辑:实习生 王昌运)
【转自:蓝网http://www.bluehn.com/2011/1218/126186.html】